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在线观看,日韩一二区,美日韩一区,国产精品高清一区二区,一二三区免费,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线,韩日一区二区

  您所在的位置:康巴傳媒網(wǎng) >> 文化 >> 康巴人文 >> 瀏覽文章

土木建造

甘孜日報    2021年10月01日

◎湯勇 潘敏

●爐霍縣民居

位于我州中北部的爐霍縣,是康北經(jīng)濟和文化中心,典型的藏民族聚居區。川藏317線(xiàn)由東南至西北貫穿全境。這里歷為去藏抵青之要衢和茶馬古道之重鎮。縣城總面積0.58萬(wàn)平方公里,平均海拔3860米,距成都657公里。

爐霍古稱(chēng)“霍爾章谷”,隋唐以前稱(chēng)“拉鄂”,其中“霍爾”為藏語(yǔ)的漢文譯音,“章谷”則有山巖石上,巖石部落等意。殷周時(shí)期屬西戎;春秋戰國時(shí)期古羌人南徙,形成“牦牛羌”部落;秦漢屬西南夷;隋為附國地;唐、宋屬吐蕃;元、明朝開(kāi)始設土司制,一直沿襲到清朝“改土歸流”之時(shí);清置爐霍屯,爐霍之名才出現;民國三年(1914年)設爐霍縣,1951年,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,成立爐霍縣人民政府,屬西康省藏族自治區。1955年屬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至今。

爐霍縣地處川西高原與山原接觸地帶,地勢西北高、東南低,山脈河流走向多是由西北向東南。爐霍縣位于鮮水河斷裂帶,地震較頻繁。受1973年爐霍大地震影響,本地的傳統民居建筑在房屋結構上做了較大改動(dòng),已看不到古老的建筑樣式。現在的建筑以崩科建筑為主,多沿鮮水河兩岸分布,因地處高原,為保暖避風(fēng)及爭取良好光照,選址朝向以背風(fēng)向陽(yáng)為主,故常面向河谷,背依高山。建筑類(lèi)型包括河谷臺地半農耕定居區的井干式平頂木架崩科房;高山草原牧業(yè)區以牛毛帳篷式游居與冬春定居點(diǎn)井干式木屋相兼的循環(huán)牧居;另外,縣城中心以現代康式瓦頂木架崩科結構為主。大多數崩科建筑俯瞰呈“回”字型,中有回廊、天井,自成庭院,有的住房還在房頂的四角上安放四個(gè)白石頭,以祈吉祥。藏式民居極重裝飾,外墻以紅白為主色,附以彩繪;檁頭、窗邊、窗頭涂以白色或湖藍色油漆;客廳大面窗外部或雕或鏤,花樣頗多并以各色油漆上光,描畫(huà)圖案,顏色對比強烈而又有協(xié)調之感;房屋內部起居梁柱上也繪以各式吉祥圖案,極具地域特色。

●爐霍縣泥巴鄉宗達村民居

1973年,爐霍大地震以后,當地房屋毀壞嚴重,傳統民居建筑幾乎已經(jīng)沒(méi)有留存。現在爐霍縣境內房屋均整體呈四方形,多以?xún)蓪訛橹鳎粚訛槭瘔K壘砌,二層以圓木剖半四方相扣壘為壁的井干式平頂木盒架崩科房。

為了找到與現在留存建筑有所區別的建筑,我們經(jīng)過(guò)多次打聽(tīng),終于在泥巴鄉境內的宗達村找到這樣一處民居。一大早,我們便出發(fā)了。由于是雨季,泥巴鄉山體滑坡嚴重,唯一的路被塌方的泥土石塊截斷了。直到下午,道路被疏通,我們又趕緊從縣城趕過(guò)去。進(jìn)溝十五六公里左右,山勢開(kāi)始向上,在不遠處的坡地,汽車(chē)被截停,這幢民居就位于塌方路段的盡頭,我們下車(chē)背上工具步行前往。可能也是因為交通不便,這幢民居才得益于保存至今。

據宗達村的村長(cháng)說(shuō),在他出生之前就有這幢房屋了,村長(cháng)今年62歲。房屋的主人白瑪翁加也說(shuō)不清這幢房屋的歷史,只是聽(tīng)父輩說(shuō),在1973年大地震之后,周?chē)姆课輲缀跞康顾ㄓ羞@幢屋子沒(méi)有任何影響,后對其進(jìn)行過(guò)加固修繕。房屋大門(mén)朝東而開(kāi),為兩層復合式退臺建筑,其中一層為石砌結構,用于圈養牲畜。二層為木結構,作起居室、臥室、廚房、經(jīng)堂等。樓頂有兩層土夯退臺,朝向南方,退臺四周有木頭圍作欄桿,用于晾曬青稞。在爐霍,每年秋季都會(huì )在退臺上鋪一層泥土,涂抹光滑以后將晾曬的青稞卸下,在退臺上打青稞。



  • 上一篇:角落里的時(shí)光
  • 下一篇:龍燈碉下沃日鎮

  • 本文地址: http://www.zhpump.com/html/wh/xkbrw/75206.html
  • 电白县| 酉阳| 清丰县| 黄梅县| 敦煌市| 上犹县| 龙海市| 兴仁县| 云和县| 丰台区| 阳东县| 稷山县| 霍林郭勒市| 峨眉山市| 金沙县| 阳新县| 旬阳县| 凤城市| 贵德县| 鄂托克旗| 兴化市| 郧西县| 旬阳县| 建阳市| 海安县| 监利县| 临潭县| 盐边县| 远安县| 太仓市| 杂多县| 瑞丽市| 崇阳县| 临澧县| 泊头市| 岳普湖县| 清远市| 安庆市| 惠州市| 故城县| 石屏县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