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在线观看,日韩一二区,美日韩一区,国产精品高清一区二区,一二三区免费,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线,韩日一区二区

  您所在的位置:康巴傳媒網(wǎng) >> 文化 >> 康巴人文 >> 瀏覽文章

得妥鐵樁廟乾隆五十一年石碑

甘孜日報    2022年09月23日

◎董祖信

任乃強老先生于“(民國)27年(公元1938年)冬間,赴瀘(定)避冷,得信步流連,遍履全境。”在得妥一“梁柱敝敗”的小廟——鐵樁廟內發(fā)現了嵌于墻壁上(乾隆五十一年歲次丙午,公元1786年)的一通石碑,并對碑上文字記載如下:“永垂萬(wàn)古(從右到左,橫刻)

乾隆五十一年大限地動(dòng)山崩石立

作山一皮今洞子節水九日五月

十四雞明(鳴)出水(從右到左,豎刻)

鐵莊土主太保娘娘尊神土地莊患金身(中偏右,豎刻)

會(huì )首吳德玉 吳應龍 李宗(豎刻)

四川雅州府沈邊長(cháng)官司余為”(《任乃強藏學(xué)文集》)(左,豎刻)。“此碑茍非有人解說(shuō),決難曉其意義;既曉其義,則一有價(jià)值古物也。碑意謂:乾隆五十一年大旱。已,忽大地震,山崩石裂。金洞子(今花石包附近)地方岸山坐陷,阻塞大渡河水。金洞子以上,積水九日。至五月十四雞鳴時(shí),河水始沖開(kāi)積塞,向下游瀉去。土人以為神力,特為鐵樁土主夫婦,與廟前土地神裝換金身。特請沈邊長(cháng)官司余,鐫碑垂世也。(《任乃強藏學(xué)文集·瀘定考察記·鐵樁廟》)”由于當年鐵樁廟矮小破敗,石碑又嵌于墻上,光線(xiàn)較暗淡,石匠刻工不甚精細,任老將“壇神”誤抄錄成“尊神”(見(jiàn)石碑照片)。

“兩百余年前巨災,賴(lài)此鄙俚碑文傳出。又惜以測知當時(shí)邊地之文風(fēng)。又可知乾隆以前此間已開(kāi)金礦。又可知其時(shí)得妥僅吳、李等姓,無(wú)山、陳諸族,故此碑為有價(jià)值之物也。”(《任乃強藏學(xué)文集》)由于任老將碑文中的“眾堡發(fā)心:魏元龍、陳文堅、陳文明、李石範、吳文忠等”一些內容抄掉了,就使得他的《鐵樁廟》一文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話(huà)(“又可知其時(shí)得妥僅吳、李等姓,無(wú)山、陳諸族。”),失去了正確性。

《任乃強藏學(xué)文集》中的《瀘定考察記》,為解放后《瀘定縣志》的編撰提供了重要依據,是瀘定文人學(xué)士最?lèi)?ài)閱讀又很難找到的書(shū)籍。上個(gè)世紀60年代,我寫(xiě)《話(huà)說(shuō)“老丙午”年》一文,首先要找的重要依據就是任老《瀘定考察記》中對鐵樁廟石碑的記載。由于沒(méi)有書(shū),我只好到四川省檔案局找到瀘定老鄉周文林先生,復印了《康導月刊》上連載的《瀘定導游》。《任乃強藏學(xué)文集》等書(shū),是任老留給康巴人民的寶貴財富,我們應當珍惜和認真閱讀。但隨著(zhù)時(shí)間的推移和文物的出現,我們發(fā)現任老《瀘定考察記》書(shū)中對鐵樁廟《碑文》記載有遺漏和誤錄。在此我們首先附以原石碑照片以供讀者對照閱讀和參考。

解放后,得妥鐵樁廟石碑幾經(jīng)輾轉,最后由瀘定地震辦運送到瀘定縣文物局保管。一次偶然的機會(huì ),我到縣文物局,正趕上他們在保管室清理文物,有緣目睹得妥鐵樁廟“石碑”。該石碑:長(cháng)95厘米,寬44點(diǎn)5厘米,厚8點(diǎn)3厘米。頂部從右到左橫刻“永垂萬(wàn)古”四個(gè)大字。碑中間豎刻“鐵樁土祖太保娘娘壇神土地莊患金身”。右邊頭行豎刻:“乾隆伍十一年大限地動(dòng)山崩石立”,二行豎刻:“作山一皮今洞子節水九日五月”,三行豎刻:“十四雞明出水”。左邊一行豎刻:“會(huì )首吳德玉 吳應龍 李宗富”,二行上邊豎刻:“眾堡發(fā)心”。下豎四行:一行下刻:“魏元龍 文堅”;二行下刻:“陳公 文明 吳文”;三行下刻:“陳公 吳文忠”;四行下刻:“李石範 吳文”;最后一行與右邊首行對稱(chēng),刻“四川雅州府沈邊長(cháng)官司()加三級二次余為”,全碑共108字。筆者系瀘定人,小時(shí)候就聽(tīng)老前輩們講:“‘老丙午年’大地震,摩崗嶺垮塌了半匹山,把大渡河水堵斷了10天,人們坐在‘皇橋’上洗腳。”按干支記年法,60年就是一個(gè)丙午。這個(gè)‘老丙午年’,究竟是何年?問(wèn)了很多老年人都不知道。《瀘定考察記》五十七《鐵樁廟》一文面世,這個(gè)問(wèn)題解決了。“人們坐在‘皇橋’上洗腳”是傳說(shuō)中的‘夸張’。據《余氏家史》記載:“乾隆五十一年五月初六日午時(shí),地震。房屋俱坍塌。摩崗山坍壓塞,河水倒流至大壩,勢若湖海。十五日丑刻,始沖開(kāi)而去,將田地房屋沖沒(méi)大半。是年修復宜牧堰田。……”得妥鐵樁廟石碑《碑文》撰寫(xiě)者除錯別字外,有三點(diǎn)錯誤:一、“作山一皮金洞子。”乾隆五十一年(丙午),磨西大地震,垮塌的不是金洞子山,而是大渡河西岸的摩崗嶺(垮塌處和堰塞湖邊沿痕跡,至今尚存,清晰可見(jiàn)。);二、兩個(gè)陳公下面應該是文堅和文明,即陳文堅、陳文明。三、三個(gè)吳文下面只有一個(gè)‘忠’字,一般不會(huì )有3個(gè)‘吳文忠’或兩個(gè)‘吳文’和一個(gè)‘吳文忠’,可能就是‘吳文忠’一人,或者還有一個(gè)‘吳文’。

一向致學(xué)嚴謹的任老,1939年到瀘定得妥考察,時(shí)年45歲,應該是年富力強,視力也好。他在抄錄古碑時(shí),對個(gè)別模糊不清的字一般都要反復琢磨。怎么會(huì )把“壇”神的“壇”字誤錄為“尊”字。更不會(huì )在會(huì )首一行,把“李宗富”的“富”弄掉,成了“李宗”;在會(huì )首一行左邊把“眾堡發(fā)心:魏元龍、陳文堅、陳文明、李石範、吳文忠等,全漏記了。”同年,他在化林坪抄錄杜汝崑所撰好幾百字的《新建化林坪都城隍祠碑記》,全文才錯了一個(gè)字。以筆者揣測,當時(shí)一定是位粗心大意的人在廟內念碑文,任老在光線(xiàn)好的廟外作記錄所致。好在當年的“石碑”已經(jīng)找到,對漏記、誤錄的文字內容,可以根據碑文進(jìn)行補充和更正。

在結束本文的當天,筆者再次到瀘定縣文物局,用卷尺量了該碑的長(cháng)、寬、厚,并借助放大鏡認真讀完碑文,進(jìn)行拍照后才離開(kāi)。由于任老在前面對《碑文》已作了準確的解讀,文尾不再贅述。


  • 上一篇:父親是一名旗手
  • 下一篇:茶的閑話(huà)

  • 本文地址: http://www.zhpump.com/html/wh/xkbrw/84079.html
  • 名山县| 法库县| 东平县| 秭归县| 宝山区| 开江县| 治多县| 七台河市| 宁南县| 翼城县| 游戏| 奉化市| 固镇县| 汽车| 格尔木市| 拉孜县| 大冶市| 江源县| 唐海县| 榕江县| 红安县| 扶余县| 永嘉县| 贵州省| 古交市| 浠水县| 历史| 常宁市| 柞水县| 东宁县| 阳新县| 榆中县| 巧家县| 娱乐| 嘉义县| 藁城市| 吕梁市| 综艺| 根河市| 镇江市| 广饶县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