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孜日報 2018年01月30日
■石小宏
要過年了,香腸、臘肉是川人不可或缺的食品。香腸、臘肉能保持長期肉質(zhì)不變,煮熟后切成片,其色澤鮮亮、黃里透紅,吃起來味道醇香、肥而不膩、瘦不塞牙。不過,在省醫(yī)院營養(yǎng)科副主任醫(yī)師鄧波看來,盡管香腸、臘肉味美,但從健康的角度,卻不宜常吃也不宜多吃。
香腸、臘肉在制作時通常會選用含肥肉較多的豬肉,在加工過程中還會加入很多鹽、糖、味精、五香粉、防腐劑等,屬于高能量、高脂、高鹽的食品,吃多了對身體不利。
要吃出健康,就要適量地吃。每次食用量以不超過50克為宜。因為每100克香腸、臘肉約含脂肪54克,鹽5.8克,如果一次就吃50克以上,那每天攝入的脂肪和鹽就超過一個成年人一天的推薦攝入量了,對心血管系統(tǒng)造成不利影響,如每天攝入加工后的畜肉每增加50克可致冠心病發(fā)生風險增加42%。
香腸、臘肉通常經(jīng)過風干或熏制,質(zhì)地較堅硬,所含的鹽分多,吃多了不易消化,容易口渴,所以要少吃,并用水煮兩次或兩次以上,倒掉煮肉的水再食用為宜。
香腸、臘肉在制作時會加入一定比例的硝鹽,這種物質(zhì)會使得肉制品呈現(xiàn)好看的顏色和獨特的口感,還有防腐的作用。但是,硝鹽在人體中能與肉類蛋白中的胺結(jié)合,形成二甲基亞硝基胺,這是一種致癌物質(zhì),過量、常吃香腸臘肉會增加致癌風險。
在吃香腸、臘肉時,最好與別的食品搭配著吃。香腸臘肉直接切片食用時,推薦搭配一道白水煮蘿卜,白蘿卜富含水分和豐富的維生素,還含有一定的淀粉酶,同吃減油膩、有利消化。此外,還可以搭配白水煮青菜頭、白水煮菜葉、涼拌木耳、海帶、涼拌金針菇等食物,以減少油鹽的攝入。